在臨床試驗的龐大數據庫中,病例報告表(Case Report Form, CRF)是記錄受試者數據的原始文件,其質量直接關系到試驗結果的科學性與可靠性。而在所有數據點中,患者姓名的書寫,看似基礎,卻是一項連接倫理、隱私與數據質量的關鍵操作。規范的姓名書寫,是臨床試驗嚴謹性的最初體現。
本文將詳細闡述在CRF表上書寫患者姓名的核心要求與最佳實踐,旨在彰顯我們對數據完整性與受試者權益保護的極致追求。
書寫患者姓名并非簡單地記下一個名字,它必須遵循三大核心原則:
唯一性標識原則:
CRF上的姓名核心目的是為了在需要時(如數據質疑、源數據核查、倫理審查等)能夠唯一且準確地追溯到受試者本人,同時又能保護其隱私。
前后一致性原則:
在整個試驗過程中,從篩選到研究結束,對同一受試者的標識必須完全一致,以確保所有數據點都能被正確無誤地歸集到該受試者名下。
嚴格保密性原則:
必須嚴格遵守《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》(GCP)和《個人信息保護法》的要求,防止受試者身份信息在非必要情況下被泄露。
基于以上原則,以下是具體的書寫規范:
使用姓名全稱的官方拼音:
標準格式:必須使用受試者在官方身份證件(如身份證、護照)上登記的姓名全稱的漢語拼音,且嚴格按照 【姓氏 + 名字】 的順序書寫。
大小寫規范:推薦采用 “姓氏全大寫,名字首字母大寫,其余字母小寫” 的格式。例如:患者張三,應書寫為 ZHANG San。這種格式清晰易讀,能有效區分姓與名。
避免使用漢字:為防止因系統編碼問題導致亂碼,并減少抄寫錯誤,不建議在電子或打印的CRF上直接書寫漢字。拼音是國際通用的標準化格式。
確保與知情同意書(ICF)完全一致:
這是“一致性原則”的黃金標準。CRF上填寫的姓名拼音必須與簽署的知情同意書(ICF)上記錄的姓名拼音一字不差。任何不一致(哪怕一個字母的大小寫)都可能引發數據質疑,甚至影響受試者的資格判定。
清晰、工整、無涂改:
手寫CRF:如需手寫,必須使用正楷清晰書寫,確保每個字母都易于辨認。避免連筆或草書。
零涂改:絕對禁止使用修正液、修正帶或直接涂黑。如發生書寫錯誤,必須遵循 “劃線更正” 原則:
在錯誤信息上劃一條單線,確保原信息仍可辨認。
在旁邊寫上正確信息。
簽上更正人姓名縮寫及更正日期。
例如:~~ZHANG Shan~~ → ZHANG San (ZS 2023-10-27)
卓越的數據質量源于系統性的設計,而不僅僅是依賴研究者的個人細心。
與受試者識別代碼(Screening Number)的關聯:
在CRF上,患者姓名通常與一個唯一的受試者識別代碼(如篩選編號)并列。這個代碼是其在試驗數據庫中的主要標識。姓名與代碼的準確關聯,是確保源數據核查(SDV)能夠順利進行的基石。
培訓與質控:
我們將對項目所有研究人員進行專項培訓,確保每位成員都深刻理解并掌握姓名書寫的規范。
在數據錄入和審核環節,設置質控點,對姓名的一致性、規范性進行雙重檢查,將問題杜絕在源頭。
電子CRF(eCRF)的預先設置:
在我們的eCRF系統中,我們會對姓名字段進行標準化設置,如強制格式(區分姓、名)、字符類型限制等,從技術層面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錯誤的發生。
一個看似簡單的姓名書寫,其重要性體現在:
保障受試者權益:準確的姓名是連接受試者與其數據的唯一橋梁,確保其在發生嚴重不良事件(SAE)時能被正確識別并得到及時救治,也保障了其參與試驗應得的權益。
維護數據完整性:一致且準確的標識是構建完整、可溯源數據鏈的基礎。任何混淆都可能導致數據丟失或錯配,最終影響試驗結果的科學性。
體現專業與合規:對細節的嚴謹態度,是研究機構和企業專業精神的直接體現,也是順利通過監管機構稽查和視察的基本要求。
在北京精馳,我們堅信,卓越的臨床試驗質量源于對每一個細節的堅守。從在CRF上規范書寫患者姓名做起,我們構建的是一條堅實、可靠的數據鏈。這背后,是我們對受試者的尊重、對科學的敬畏,以及對交付高質量研究成果的莊嚴承諾。
選擇與精馳醫療合作,就是選擇對細節的極致專注,對質量的永不妥協。